「淘宝」App更新了用户关于红包卡券的管理设置功能,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优先级将红包卡券按照「最近领取优先」「即将失效优先」「面额大到小」以及「折扣力度大到小」四个不同的维度进行排序选择。有效提升红包卡券的利用率与使用时的便捷程度,避免浪费。
当「淘宝」的购物车已加满达到上限,如果继续添加商品,会出现模态弹窗提醒「购物车已满」并给出适合移入收藏夹以腾出空间的旧商品选项的建议。系统会十分贴心地标注出建议移出购物车的商品的加购天数,方便用户回忆与做选择。直接点击「确认加购」按钮,就能一键完成移动以前加购的商品到收藏夹腾出购物车空间,再将最新选择的商品加进购物车的多个步骤。
「京东」将网购送礼这个特定场景的使用体验做了很好的升级。在商品详情页的右上角可以看见显眼的礼物图标🎁,点击会直接进入填写礼物卡片的界面,写完祝福语点击「分享送礼」即完成礼物打包可直接分享,送出前还可录制祝福视频作为礼物的一部分。选礼物—写祝福—礼物送出,整理的流程设计简单明确,针对写祝福这种让人头疼的执行步骤还设置了「换一换」智能生成祝福语的贴心功能。
用户在「淘宝」上查看之前的购买订单时,看到日常消耗类的商品(卫生纸,口罩之类的)时会根据上次购买的量来推测现在用户应该已经用完了,并提示用户应该再屯一些了。不仅是对用户体贴的关心,更是引导用户再次下单刺激消费的好方法。
在「淘宝」App购物提交订单走到付款流程后,如果这时用户终止付款行为,旧版本只会询问是否确定要放弃付款。而新版的「淘宝」遇到这种场景时,系统会弹出弹窗将买家对商品评价的优点关键词列出来,以此挽留用户达到促进用户继续付款的目的。
「淘宝」收藏内的商品会因为时效或下架等问题经常失效,有些失效的商品还能点回到商品详情页,但有些只能连接到空状态界面,而且提供的相似推荐和本来商品的相关度很低。简直就像个僵尸一样占用着收藏夹。新版本中筛选出失效商品后会显示该商品所在的店铺和连接,可直接前往。
小份菜更适合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情况,但很多情况下菜市场等地方不愿意卖小份的,而且在App上购买时用户对菜量也会估计不准。「叮咚买菜」在蔬菜豆制品分类下多了一个一顿吃光的分类选项,让用户可以选择小份装的蔬菜。细分用户的实际场景,站在用户的立场上考虑产品,让用户每顿都能吃到新鲜菜。
服装品牌通常会在「淘宝」App的商品详情页上传服饰相关搭配Look,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展示商品上身效果,还能引导用户购买其他相关配饰。商家可以直接在展示图上标注每件单品的名称以及购买链接,还能贴标签说明商品是否下架或者整套Look一起购买可省的金额。这些小细节可以让用户对商品的信息一目了然,提升购买效率与便捷程度。
喜欢「淘宝」购物的同学都知道,通常下单购买商品完成后,「我的订单」下方会有「你可能还喜欢」的模块(老版本叫「猜你喜欢」),这是结合用户的浏览、搜索及历史购买记录进行的千人千面的推送内容。最新版本的「淘宝」不同于之前点开宝贝直接进入详情页,而是使用了列表式的卡片推荐。该模块为用户更多推荐同类型商品,最大屏展示不同维度的宝贝主图。
「淘宝」的商品购买详情页增加了「领券购买」的按钮,不仅会将券后价格直接显示在按钮上,点击按钮还能直接领券进去付款界面,免去了之前版本买家需记得自己手动领券再付款的麻烦。此外,商品尺码与颜色选择的界面也变得更加方便好用。商品的颜色选择采用了较大的展示图呈现,点击右上角的缩放按钮还能浏览高清大图。
现在「淘宝」的订单终于可以修改收货地址啦~之前的版本在用户提交订单后如果发现地址错误,只能取消订单重新去下单。这样不仅对用户来说是很不好的使用体验,增添了麻烦,对商家而言还可能造成成交率下降。现在「淘宝」增加了订单改地址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操作可修正的机会,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操作。
「淘宝」App在下单选择商品颜色时,新改版了较大的展示图并配有缩放icon,有利于引导用户直接查看商品颜色图,不用在冗余的商品详情内一直下拉。之前旧版是需要选择颜色后等主图自动切换才能看到相关颜色大图,或在主图里翻看相关图片,属于比较隐蔽的操作。新版更好的利用浮层,让信息内容更高效的展示,增加用户体验。
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但经常会碰到刚到手发现有优惠的情况,「价格保护」就试图去减少用户对这种情况的顾虑。比如「考拉海购」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内申请退差价。在「帮助与客服-价格保护」下可以看到所有的订单,申请价保后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自动计算差价并退回给用户。
每每活动大促前,多少都会做下功课收藏一些想买的商品,但在「淘宝」的收藏夹内查看预售的商品只能通过搜索,没有直接的分类找起来比较麻烦。「一淘」App的专题活动页内有一个「我的预售」导航,可以在此看到自己收藏夹内的预售商品,方便用户横向比较以及直接下定。虽然是营销活动,但方便用户操作也节省用户时间,好体验也有利于促成用户下单。
又到一年618购物节,你的购物车又被加满了吗?「京东」App的购物车快速清理功能在购物车页面的右上角,点击编辑即可触发。进入「快速清理」模式,系统会根据商品有无货和时间的维度进行列表分类,且产品只显示图片。
当购物车快加满的时候,「淘宝」不仅会提醒用户可以适当清理下购物车里的商品,还会根据商品加入购物车的时间长短为用户推荐可优先清理或加入收藏夹的商品。对于长时间没有下单的商品,通常用户会购买的几率就比较小了,因此几个月前或是更久之前加入购物的商品会被推荐进行快速清理。这样的提示功能,能大大提升购物车清理的效率,减少麻烦。
打开「ZARA」App进入「本周新品」的页面,时尚感爆炸的大图会以瀑布流的形式展示出来,如同打开了一本时尚画报。通过「捏」的手势操作,可以将商品图缩小动态排列,提高了用户浏览商品的效率。商品图中间穿插了模特的名片,巧妙的将商品按照超模的演绎风格进行分类;同时空白卡片的样式则提升了页面的时尚感。
目前主流电商平台在商品详情页的板块设计都有相似的共同点,当用户想要查看商品型号信息的时候,只有在添加至购物车购买或者下滑至详情介绍部分才可看到具体的信息。 而「考拉海购」在主图下方有具体的sku列表展示横条,滑动点击即可在主图看到具体的信息图(尺寸、颜色、样式…)。
在如今各种短视频轰炸的环境下,不少用户的阅读行为和方式都在潜移默化地被改变着。「淘宝」在其商品分享的场景里增加了视频分享的新功能,视频的图片会自动拾取商品内的主图做成轮播,虽然目前仅有三个视频模版可供选择,相信随着功能的完善会变得更加好用和有趣。「视频分享」的形式丰富了商品分享的场景,顺应着趋势的发展。
「转转」的登录页设计了一个循环小动画,随着顶部发条的旋转下方会随机切换多个可爱的吉祥物形象。生动有趣的动画不仅增加了产品的亲和力,也强化了品牌IP的形象。另外登录按钮的「登录开启转转世界」的文案也呼应了动画转动切换的动作,放大用户的探索欲,引导用户登录去查看各式各样的二手商品,提升产品的转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