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暑假了,很多同学没课业干扰也玩够了(或者不想玩),能静下心来开始认真思考职业问题了,所以我们接收到了非常多关于在校生就业和实习的咨询。
虽然前面做过一篇大学生从零就业的专题,但还没解释关于实习和校招的部分,所以今天这篇分享就要围绕如何实习开展。
往期回顾:
对于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同学来讲,实习好像只是学生生涯或人生的一个标准节点,上大学到一定阶段就去参加实习,然后应届开始找工作正式步入社会。如果还没到这个节点,那就一点都不用急,反正船到桥头自然直。
而实际上实习这个节点并没有那么稳固,尤其是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实习岗位更是一个要求特殊且充满变数的对象。同时它又足够重要,没有实习经验,那么毕业的校招和社招都会举步维艰。
所以想要获得实习,找到好实习,首先就要理解实习到底是什么,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实习从概念上定义:
实习原意为在“实践中学习”,现指在校生通过和企业签署短期“非正式”雇佣合同,进入企业开展实际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过程。
那么企业为什么要招实习呢?抛弃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就两个核心原因:
- 政府的要求
- 廉价劳动力
一般国家政府都会要求企业要肩负社会责任,中大型企业“必须”要招聘一定比例的实习生,并鼓励留用,提高人员的培训水平以及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不同地区政府会给企业提供实习补贴和税务减免,按人头每人 500-2000 不等。
第二点就是实习生便宜的缘故,除了政府补贴,实习生本来工资就低(合法),虽然不一定能完成复杂的工作,但是非常消耗人力工时的“脏活累活”可以交给实习生完成,这样可以给企业节省非常多的成本,释放更多正式员工的生产力。
以上两点就是企业招聘实习生的核心动机,至于低成本筛选人才、挖掘年轻创造力、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才之类的因素嘛……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那么就完全没有招聘实习生的需求和动机。人力的引入要即插即用,迅速投入生产产生价值,才能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所以企业普遍需要有经验的员工而不是招新人进行培养。
所以说,企业从根本上就不情愿招实习生,只不过有外力的强制和低价的诱惑,"勉为其难"的开放一些岗位出来。
但既然这些岗位开放了,那也不能就当摆设,站企业的角度肯定也希望实习生能产生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目前就业市场萎靡,学生供应数量远超需求端,这让企业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从中挑选出最适配且能产出最多价值的优秀学生。
这些因素结合完以后,站在学生视角上,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清晰的价值观:
- 企业对我没有社会义务,不需要考虑我们的就业痛点
- 实习也有明确的技能要求,我们是去产出不是去培训
除了基本价值观外,还有个现象需要注意,那就是实习招聘企业之间差异是巨大的。我们可以简单先分为大企业和小企业两种。
大企业招聘即使是实习,也要遵循内部规章和组织架构的要求,让实习生上手工作就必须要展开最起码的指导和培训,所以通常都会给实习生分配导师(Mentor),虽然不一定会对专业技能做培训,但起码会提供一些项目的指导,多多少少会积累一些项目经验和企业运转的规则。
而小企业招聘实习,就没有那么多束缚了,尤其对于初创企业来讲政策并不强制,有实习招聘就证明内部有实打实的问题需要有人来处理(比如训练 AI 模型人工打标签的活),而他们选择用一个廉价的临时工方案而不是招聘正式工节省成本。且一进公司基本就直接开干,直接对接老板或者团队负责人,他们只会关注你产出但更不会花时间给你做指导。
从整体来讲,大企业的实习肯定比小企业的有价值,除了参与更专业的项目外,也对未来找其它实习或校招有更正面的影响。
但同时,招聘实习生时并不是所有求职者都是全无工作经验,其中可能已经有一部分人已经拥有其它实习工作经历了,那么他们必然会成为优先考虑对象,因为这代表他们有更多的实践经验,能更好的完成分配的任务。
所以虽然大企业是更好的选择,但如果面不进去退而求其次从小企业开始,它们也能帮我们积累一定的履历优势。
最后,UI 实习招聘最反常识的一点,就是它的学历要求是比校招和社招都低的。因为实习岗位有具体的实践需求,且实习生不用按正式工标准签署协议合同,部门就都有自己的选择权,那么肯定优先选择能力最佳的人来解决问题,学历就会尽可能放宽。
想要毕业前成功入职或找到理想的工作,实习是必不可少的,而想要实习那么证明自己职业技能水平,超过同龄竞争对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今天的 UI 设计行业实习招聘中的基本现实。
在僧多肉少的今天,想要获得实习,就肯定要参与竞争。而技能型岗位的竞争,就是给出技能应用的成果。所以作为 UI 设计师,找实习就需要提供 UI 的作品集,而不是一份 A4 的文字档案。
UI 作品集主要展示的内容要求是 UI 项目设计为主,而不是零碎的页面设计加平面设计、品牌设计、三维设计内容的杂烩。但因为还在校没有真实工作经验,所以项目可以完全以线上真实项目的改版为主。同时,仅仅把项目界面设计出来还不够,还要按一定的标准包装项目,才能形成最终得作品集。
很多学生的认知中,就是只要把作品做出来,包装成作品集就可以找工作了,但这在今天远远不够。因为招聘方对作品集的标准是有要求的,也就是专业性上的要求,作品集不仅得有,质量还得好,得和其它求职者的作品集对比中胜出。
比如下面是一份普通作品集和某个找到大厂实习学员的作品集的对比,如果想要找到稍微好点的实习,就要达到甚至超过这种质量的作品集:
相比较于技能的学习,我会更建议前期先建立对作品集输出质量的认识,会后续技能学习提供清晰的指向性,就不会乱做。
而建立对作品集输出质量最佳的方式,就是自己去看……
具体做法是先在站酷中搜索作品集,然后完成下面的筛选,最重要的筛选就是级别中的 “所有级别”,包含了完全没有推荐值(🔥)的作品,列表里面就会呈现大量的学生和新手作品。
看的时候我们可以假设自己就是招聘者,每一个 Page 中所有的 UI 作品集是这次投递的作品集,你会挑那几份过来面试,那么这些就是质量对比其他人而言最好的。花一周时间每天挑一小时,你基本就会对作品集应该输出成什么样有个清晰的认识。
有了认识以后,你再以对输出作品集的目标来建立你应该做什么准备,包括对关键技能的学习,以及挑选什么项目来做。
这里还包含一个单靠我用文字建议也没办法帮你们建立的认识,那就是除项目展示外其它技能半桶水的状态不如不放,不管是品牌设计还是三维设计、动效设计。那些展示内容乱七八糟又碎片的作品集,效果远不如就把项目做好的作品集有冲击力和说服力。
作品集要展示的是你能驾驭某些特定的设计对象,而不是展示你 “仅仅学过” 某种设计技能的入门,作品集内容不是越丰富越好,而是越专业越好。
一份实习作品集的最低限度可以只放两套 UI 设计项目,可以额外添加少量的运营、活动设计内容,这些内容做不好的话添加再多类目也没用。而精简输出内容也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聚焦在技能的学习上。
对于专业技能掌握来说,从界面到作品集输出,全是第一次学第一次做的结果是不会有说服力的,所以一定要有训练巩固的阶段,才能确保自己拿出有效的结果。
围绕这样的认识,你可以再去建立输出作品集的计划:
- 学习界面设计
- 学习项目设计
- 学习项目分析
- 项目输出练习
- 运营设计练习
- 具体作品输出
- 作品集包装学习
- 最终作品集输出
上面只是个大概的框架,具体应该怎么定,要你们自己思考后决定。但可以明确一点,就是从零开始到输出有效作品集需要时间,不会少于 3 个月的高强度学习过程,如果有半年以上的准备阶段更佳。
虽然有得同学可能现阶段很急,但急也没用,因为过去没有准备的意识,现阶段硬上做不好就是做不好。而暂时没有实习计划的同学也要注意,提前展开准备越早越好,不要等到火烧眉毛再开始,那么你就无法和那些提前准备得同学竞争,能有至少半年以上的准备时间更佳。
而且尽量把实习时间提前,因为最好的实习过程不是只有一份实习,而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这些实习的项目积累还可以反哺作品集,成为新的作品集中可以增加或替换的内容。
在学生阶段最理想的结果,就是你已经有多家公司和多个项目的工作经验,作品集内展示的项目已经全部替换成真实项目,那么你在应届状态找工作就能无往不利!
这篇是对实习的认识和准备做说明,之后还会补充关于找实习和面试的相关说明。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超人的电话亭」
复制本文链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优设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发评论!每天赢奖品
点击 登录 后,在评论区留言,系统会随机派送奖品
2012年成立至今,是国内备受欢迎的设计师平台,提供奖品赞助 联系我们
AIGC互联网产品设计实践
已累计诞生 742 位幸运星
发表评论 为下方 3 条评论点赞,解锁好运彩蛋
↓ 下方为您推荐了一些精彩有趣的文章热评 ↓